認識電磁波

非游離輻射--電磁波

『電磁波』是電場與磁場交互作用,在空中產生的類似海浪的行進波動,廣義而言電磁波包括紫外線、陽光、紅外線….,凡是有能量的物質都會釋放電磁波,但一般我們所常聽到的電磁波是指可能會對人體或生物造成不良影響的非游離輻射電磁波。

家電用品、電腦、變電箱、高壓電塔、行動電話、基地台….,這些電磁波是否對人體造成傷害,一直是不少民眾與關切的問題及許多專家學者長期研究與調查的重點。

電磁波的分類

一、低頻電磁波 :    家電用品、變電箱、高壓電塔、變電所、電線()、配電室、電源開關、變壓器、馬達、發電機、 變頻器  50Hz~60Hz電力系統設備。

二、高頻電磁波 : 手機、手機基地台、無線網路、廣播、雷達、衛星、微波通訊等無線設備。

電磁波對人體的危害

電磁波充斥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而且「很可能會」對人體造成危害的疑慮,始終揮之不去。根據美國科學雜誌報導指出,有證據顯示電磁波的頻率超過60赫茲(Hz),會對人體去氧核醣核酸(DNA)的結構造成傷害。電磁波除了可能破壞DNA影響基因功能,造成長期性的疾病,瑞典官方也已承認電磁輻射敏感症這樣相對而言短期的病徵,並統計約有2%到5%的人口有此症狀。
電磁輻射敏感症的症狀:耳鳴、皮膚疹、頭痛頭昏、眼睛灼熱、噁心嘔吐、疲勞虛弱、關節肌肉疼痛、血液循環不佳、麻痺、臉腫脹、下腹收縮痛、心律不整、呼吸困難;同時,進一步還會引起心悸、偏頭痛、抽筋、中風、煩躁、沮喪、慌張、精神不集中,以及平衡感及內分泌失調、記憶力減退、淺眠、失眠或淋巴腫大。

世界衛生組織附屬機構國際癌症研究所 (IARC) 已將電磁波歸類「2B可能致癌物」,所以和電磁波保持適當的距離,絕對是最基本而且必要的。如果無法和電磁波保持適當的距離,那就應考慮選購防電磁波產品來消除電磁波以策安全。

電磁波標準

由於電磁波是否對人體造成危害一直具有相當的爭議性,所以電磁波的建議標準值也是各國不一。

以下資料僅供參考

極低頻電磁場環境預警限制值

極低頻電磁場環境預警限制值(Precautionary limit)

極低頻電磁場

環境預警限制值

台灣環保署

833 mG

美國最新電磁波研究報告(室內)

1mG

德國健康住宅協會(室內)

1mG

資料來源:台灣環保署/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

 

各國中高頻電磁波建議預防暴露限制值

1800MHz 電磁波暴露規範

μW/m2

V/m

m.p.h.

英國國家輻射保護局(在英國行動電話獨立專家組織之前)報告

100,000,000

194

9479

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 OET-65

10,000,000

61

3000

國際非游離輻射防護委員會(1998)、世界衛生組織

9,000,000

58

2847

比利時(例:瓦隆尼西亞區)

1,115,000

21

1002

義大利(頻率總和)

100,000

6

300

蘇聯、中國

100,000

6

300

瑞士、列支敦斯登、盧森堡

95,000

6

292

比利時瓦隆尼西亞區

24,000

3

147

奧地利維也納(手機基地台總和)

10,000

1.9

95

義大利(單一頻率)

1,000

0.6

30

薩爾斯堡 1998(手機基地台總和)

1,000

0.6

30

EU-Parl,GD Wissenschaft,STOA GSM(2001)

100

0.2

9

薩爾斯堡GSM/3G戶外標準值(2002)

10

0.06

3

薩爾斯堡GSM/3G室內標準值(2002)

1

0.02

1

Burgerforum BRD 提案,住宅區(1999)

1

0.02

1

Burgerforum BRD 提案,臥室(1999)

0.01

0.002

0.1

手機最低通話啟用值

0.000002

0.00003

0.0015

資料來源:The Akrotiri Military Antennae Health Survey Final report, 2005

備註:1W=1000mW=1000000µW      ,     1mW/cm²=1千萬μW/m²

德國健康住宅電磁波規範

1.交流電場/磁場(低頻電磁波)

睡眠區建築生物調查方法規範SBM-2008

安全

輕微

嚴重

極嚴重

電場強度(伏特/公尺)V/m

<1

1-5

5-50

>50

磁場強度mG

<0.2

0.2-1

1-5

>5

2.無線電頻輻射(高頻電磁波)

睡眠區建築生物調查方法規範SBM-2008

安全

輕微

嚴重

極嚴重

功率密度(以每平方公尺微瓦表示)μW/m²

<0.1

0.1-10

10-1000

>1000

 資料來源:Institut für Baubiologie und Ökologie Neubeuern IBN

 

購物車

登入

登入成功